第140章 你听我的,别虚 (第1/2页)
夜。
位于香室街的一处府邸内,正在进行着一场宴席,主人家官职不高,为表尊重,并未入座主位。
四人相对而坐。
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。
身为此间主人,也是宴会发起人的侍郎虞初,饮尽一杯酒后,轻叹一声,感慨道:
“以往儒家尚未独尊,我出门在外,尚且能自称为家门人,等到儒家独尊,我就只能是个郎官。”
“再不敢提自家学派,连自己的著作都没法光明正大的拿出来……”
“唉!”
虞初,曾经根据《周书》为范本,编写过一本长篇,名:《周说》。
他是正儿八经的家门人。
不过。
就像虞初自己感慨的那样,他这个学派的日子,这些年并不好过,一派,在儒家眼里一贯不入流……
坐在虞初左侧的一人闻言,也是摇了摇头,“独尊儒术后,法家门人行事,都得套一层儒家的皮。”
“何况我等?”
此人姓诸,名贺,与那主父偃、边通一样,都是学纵横之术。
换言之。
诸贺,纵横家门人。
他们两位的感慨引起了席间共鸣,推杯换盏的热络氛围降低些许,坐在对面的一位国字脸官员接道:
“话虽如此,可也不必太悲观,医家能有今日,说明我们还有喘息的机会。”
这位呢,姓王,名衡,官居劝农掾,就在京畿地区任职。
劝农、劝农。
从字面上已经能猜出他出自哪一家了,农家!
话说到这个份上,今夜他们聚在一起的目的基本算是挑破。
虞初神情略微振奋,看向几位:“王兄所言甚是,太子提拔医家,医家如今名声大噪!”
“我等未尝不可效仿!”
王衡轻轻颔首,补充道:“别忘了,还有一个过街老鼠似的墨家,墨家投了太子,现在照样能登堂入室。”
不错。
例子很鲜明,在座的众人很心动。
实际上……
“今夜我等能相聚于此,想必大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,有着同一个念头。”
虞初见众人纷纷点头,他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,“既如此,无需再藏着掖着,我先表个态。”
他顿了顿,环顾一周。
“诸位,我等一同去投太子宫如何?”
“即使不能像医家那样显赫一时,至少也为我等学派争取一些生存空间,再这般隐忍下去,恐怕传承难以延续!”
自己编撰的被人斥责为不入流,甚至无法光明正大的拿出来,虞初着实无法忍受。
以前看不到机会也就罢了,现在有太子这个机会在前。
他必须得试试!
只不过。
“从以往事迹来看,太子对百家的态度确实友善,但儒家对我们可不太友好。”诸贺面露纠结,担忧道:
“一旦我们去了太子宫自荐,太子却没收我们,动静闹出来,之后定会被儒家记恨上!”
此处,正是问题所在。
虞初没有腿、没有嘴吗?他想投太子,自己不能去?其他几个学派的人,不能自己去?为何要聚在一起?
原因只有一个:
儒家势力庞大,他们得抱团!
字面上说儒家势大,可能太苍白,无法直观感受到,举一个例子吧。
曾经替皇帝分忧解难,在丞相之位坐到死的公孙弘,便是儒家门人!
无论这个老狐狸的底线有多么灵活,为了迎合皇帝,又选择性抛弃、改造了多少儒家思想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