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> 第二百六十五章 USDA,不想打价格战的老美

第二百六十五章 USDA,不想打价格战的老美

第二百六十五章 USDA,不想打价格战的老美 (第2/2页)

“没有企业会这么干,国内食用油市场一年的利润才多少?”
  
  “粤省的地理条件就决定了只能加工进口大豆。”
  
  “等国际大豆价格再次跌落3000元/吨,或者更低,进口大豆的优势就又回来了。”
  
  “所以,植之元依然没有加工国产大豆的计划,嘉禾粮油注定只能拥有一时的辉煌。”
  
  紧随其后,北边汇福粮油的石克荣面对媒体限工限产的提问,给出了类似答案。
  
  “限产是为了静候时机,汇福粮油可拿不出几个亿来亏。”
  
  “汇福在南美投资了铁路物流、港口码头,在对外采购上很有优势。”
  
  “国产大豆的平均生产成本本来就高,今年农资又大涨,比拼到最后可能又是一地鸡毛,农民惜售,国家出台收储最低价,加工厂面临巨额亏损……”
  
  “四五年前倒闭的那些加工厂,很可能就是嘉禾粮油最终的结局。”
  
  一时之间,各路企业老板和媒体都不太看好嘉禾粮油的未来。
  
  不过这些人不知道,最先挑事的国粮,已经悄悄派出了队伍前往大豆主产区。
  
  而国际粮商也一直沉默不言。
  
  郭阳也一直注意着市场上的动向,尤其是四大粮商。
  
  邦吉在金陵、日照、津门的三个大豆加工工厂动态都在嘉禾粮油的掌控中。
  
  主要在东南沿海布局的嘉吉和路易达孚,嘉禾粮油也没放松搜集信息。
  
  这三家粮商开工率有所下降,但降得很有限,明显不想放弃市场。
  
  粗加工的豆油主要供应福临门和金龙鱼等油企精炼,豆粕则是嘉禾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对手。
  
  至于adm,从国粮的反应就知道贸易上有很大矛盾。
  
  他和高德之所以出现在大豆产区,就是因为国粮想撬嘉禾的大豆种植订单。
  
  他奶奶个熊,这明里一套,背后一套,差点就让国粮恶心一手。
  
  还好嘉禾对种植基地的掌控欲一向就很强,一有接触,反手技服人员就知道了。
  
  对于外界的变化,嘉禾也一概不予回应,记者就算找上门,也找不到长期在乡下视察的他和高德。
  
  然而嘉禾不搭理,身处东北的九三粮油,却接受了第一财经的专访。
  
  薛礼强表现的很强硬。
  
  “国产大豆已不是吴下阿蒙,面对可能到来的进口大豆冲击,至少农垦已经做好了准备。”
  
  “我们不想打价格战,但如果真到了拼刺刀的那一刻,局面会超乎想象的惨烈。”
  
  “对此,九三粮油很有信心。”
  
  “很多人还固执的坚信进口大豆的成本优势,而忽略国产大豆单产提高的事实,认为今年的低迷会打击农民的信心,扛过今年,明年情况又会好起来。”
  
  “对沿海限工限产,坚持加工进口大豆的同行,我只能祝他们好运,也许他们失去的市场再也拿不回来。”
  
  “还有,嘉禾粮油真的两个月亏了10亿吗?”
  
  “我不信。”
  
  九三的主要加工产能在东北,背靠大豆主产区,原料、物流都有优势。
  
  在单产增加的背景下,业内也知道九三和进口大豆应该有一战之力。
  
  但你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?
  
  前阵子热议的媒体和评论家脑瓜子嗡嗡的,嘉禾粮油没亏10亿吗?
  
  不是,嘉禾董事长在给管理层开会时,不都亲口承认了?这还能有假?
  
  “失去的市场再也拿不回来?”
  
  鹏城,植之元的郭柏春、技术总监左青看到这里,想到了饿狼扑食一般的嘉禾,想到了还在正常生产的嘉吉,突然间就有点愣神。
  
  郭柏春问道:“路易达孚还没消息吗?”
  
  “还是让我们关注usda(美农业部)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期报告,然而快8月份了,都一直没出……”
  
  说到这里,左青停下了,看了郭柏春一眼,预感到了不妙。
  
  “会不会就是因为报告不知道怎么出?”
  
  郭柏春沉吟了会儿,说:“全球需求疲软,就算北美和去年一样大幅减产15%以上,那也是供大于求。”
  
  “usda这一次的报告很关键…”
  
  这几个月大豆暴涨暴跌带来的亏损伤了植之元的筋骨。
  
  但只要进口大豆的价格降到国产大豆的成本线以下,未来就还有翻盘的希望。
  
  和植之元抱有同样想法的加工厂并不少。
  
  就如四五年前,进口大豆靠着低价优势冲垮了国产大豆产业。
  
  九月,华夏和北美大豆将同步进入收割期。
  
  所以,北美大豆产量如果今年能稳住,对郭柏春等人就是好消息。
  
  全世界的进出口贸易商望穿秋水,然而,usda的报告拖着一直不出。
  
  …
  
  鲁省,济宁,嘉祥,这里是鲁西南腹地。
  
  连片的大豆田上,一辆商务车穿梭在田间道路上,郭阳和高德透过车窗,看着已密闭封林的大豆。
  
  历史上黄淮海地区曾是全国大豆产业的中心,种植面积一度占全国的40%。
  
  但目前仅占20%左右。
  
  主要原因是农户长期处于自发种植状态,种植地块也分布在零散和瘠薄耕地上,生产条件差,管理水平低,栽培技术比较粗放。
  
  导致产量不高,效益不理想,最终种植面积越来越少。
  
  而之所以国粮撬不走嘉禾的大豆基地,也与这个原因脱不了干系。
  
  天禾早在几年前就在济宁辖下的嘉祥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。
  
  育种、制种、科研、栽培模式……一应研究俱全。
  
  随后又以此为基础,建立规模化的大豆生产基地。
  
  在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下,统一大豆、玉米、的生产,确保同一地块作物一致。
  
  同时,改农民自留种为统一用种,推行窄行密植、秸秆还田、机械播种、免间苗等新技术,统一社会化服务,统一收购、储藏、运输。
  
  最终生产出来的商品大豆品质和规格都高度一致,这样的大豆种植基地,谁看了都眼馋。
  
  只能说国粮的眼光不赖。
  
  但嘉禾在这里耕耘几年,和种植户已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。
  
  种子、技术和农机服务等等也都是嘉禾在提供,想要撬走难度不小。
  
  不过国粮真要采购国产大豆,难度其实也不大,因为今年国内大豆播种面积暴增。
  
  商务车绕着大豆田兜了几圈,才最终在办公室见到了基地的总经理安涛。
  
  安涛原本是嘉祥制种基地的生产负责人,前期天禾在鲁省盐碱地上的天豆1号示范推广基地也是安涛建起来的。
  
  后来业务扩大,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。
  
  郭阳和瞿阳一合计,就把安涛提了上来。
  
  “挺悠闲的啊,老安。”
  
  翘着二郎腿看报的安涛冷不丁被吓了一跳。
  
  “老板,什么时候到的?”
  
  “刚到,开车在地里转了一圈。”郭阳又介绍了下,“这是嘉禾粮油的高德,高总。”
  
  两人互相打了个招呼,随后安涛又忙前忙后的给各泡了杯茶。
  
  “今年风调雨顺,这两个月除了追肥和防病虫害,基本没啥活,就看看报。”
  
  高德笑道:“刚去看了,今年的大豆和玉米长势都很好。”
  
  相比高德,郭阳更直接,“直说,大豆一亩预估能产多少斤?”
  
  安涛伸出了一只手掌,过了一秒,又收回了大拇指。
  
  “500?还是400?”
  
  安涛笑道:“良田至少能收500斤以上,有些甚至能收到600斤,差一点的盐碱地、贫瘠地也能收400斤以上。”
  
  “今年肥料太贵了,有些农户舍不得追肥,不然还能高些。”
  
  高德又问:“成本呢?”
  
  安涛说:“不算地租,每亩约200元,算上地租,一亩成本约600元。”
  
  郭阳和高德心中的把握又大一分。
  
  这样算下来,每吨大豆的生产成本在2400~3000元之间,甚至能更低。
  
  而且这里运输到鲁省工厂并不远,即使北上津门,物流成本其实也不高。
  
  在农民保本的情况下,到厂成本最低能控制在2700~2800元/吨。
  
  但大豆今年每亩普遍有30~50元的补贴,农民赚补贴钱就够了。
  
  苏省等滨海盐碱地上的大豆基地也差不多。
  
  甚至物流成本更省。
  
  郭阳和高德继续向安涛问了些细节。
  
  比如玉米改种大豆的情况,鲁省今年大豆播种面积增长的很夸张。
  
  去年鲁省玉米播种面积四千六七百万亩,大豆播种面积四百多万亩。
  
  但今年玉米改种的不少,鲁省大豆播种面积上千万亩跑不了。
  
  和嘉禾建立了合作关系的有四五百万亩,至于没建立合作关系的,其竞争力也稍差一些。
  
  种植面积小且分散,品种各异,栽培水平参差不齐,缺乏机械……
  
  加上收购过程中的混收、混储、混运,原料质量难以保证。
  
  所以,国粮即使想转变采购路径,第一想法也是撬嘉禾的大豆种植基地,而不是自己建立渠道。
  
  等鲁省的种植基地考察也告一段落,高德问道:“老板,还去东北吗?”
  
  “不去了。”郭阳撇了撇嘴,“看九三的态度就知道了,这老薛,接受采访就算了,末了还不忘提一嘴嘉禾。”
  
  “哈哈,不到两个月亏10亿元也确实夸张了点……”
  
  嗡嗡嗡。
  
  高德掏出手机,“咦…阿秋的电话,可能是船运公司有消息了。”
  
  “应该没那么快。”郭阳说道:“先接,可能是老美那边有消息了。”
  
  不一会儿,高德脸上的神情越发诧异。
  
  “老板,还真让你说准了,usda的供需报告出来了,不过有点诡异。”
  
  “老美似乎不想打价格战。”
  
  (本章完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